top
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骨质疏松症治疗取得口服骨靶向药物治疗新突破 --Advanced Science发表我院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3.03.30

2023326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质疏松及骨科研究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市伤骨科研究所联合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7.5,一区TOP期刊)发表“Regulating Type H Vessel FormationBone Metabolism via Bone-Targeting Oral Micro/Nano-Hydrogel Microspheres to Prevent Bone Loss”研究论文。

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均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7381。第一作者为骨科博士研究生李俊杰,徐又佳、贾鹏和崔文国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5017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2474资助。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危害骨骼健康的慢性疾病,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

徐又佳教授团队率先在国内外开展“铁代谢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曾运用去铁胺(现有降铁药物)开展一系列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原创性研究,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甲磺酸去铁胺在制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基于上述背景,为实现口服递送去铁胺及提高骨组织靶向药物浓度,本研究开展了多项实验:.使用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去铁胺和骨靶向多肽(Asp8)合成了靶向骨组织的“纳米颗粒”;.利用气体微流控和离子交联技术制备了负载纳米颗粒的钙离子交联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基于静电作用技术制备了pH“壳-核结构/纳水凝胶微球”,即:PDAP@Alg/Cs.基于PDAP@Alg/Cs具有水凝胶微球保护和骨靶向多肽递送特点,在动物模型开展口服后体内药物分布实验,结果显示:PDAP@Alg/Cs可通过肠道粘附和骨靶向递送,可显著提高药物肠道吸收和骨组织聚集。.最后在骨质疏松模型动物体内及体外细胞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PDAP@Alg/Cs可通过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促进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增加H型骨内血管形成,抑制骨吸收,有效缓解骨量丢失。

综上,本研究首次采用微/纳技术实现去铁胺口服精准递送至骨组织部位,协同促进骨内血管生成和抑制骨吸收;另外,本研究构建的“骨靶向口服递送系统”具有递送其他小分子药物的普适性,因此,本研究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降铁干预治疗临床转化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基础。

                                                                                                   PDAP@Alg/Cs(骨靶向口服微/纳水凝胶微球)制备及治疗示意图

A、利用气体微流控和离子交联技术,制备负载纳米颗粒的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进一步基于静电作用技术制备pH响应型壳-核结构微/纳水凝胶微球。

B、口服PDAP@Alg/Cs后,水凝胶微球在胃内保持完整结构,在小肠中快速溶胀并缓/控释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吸收入血后主动靶向骨组织,水凝胶微球在大肠中逐渐降解并排出体外。

C、纳米颗粒经血运靶向骨组织后,激活HIF-1α/VEGF信号通路和促进HO-1表达,从而协同增加H型骨内血管生成,抑制骨吸收且显著缓解骨量丢失。

上一篇:喜报:我院刘春风教授荣登爱思唯尔...
下一篇:【精准辅导,持续发力】扎实推进20...
了解这些有可能对您的就诊有所帮助
预约挂号
专家出诊
就诊指南
科室导航
院内导航
医院动态
交通路线
医保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