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苏州疫情爆发,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检验中心全体员工立即投入了战役状态。2月21日,由于高校开学暂缓,开展线上教学,医学检验系教师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时,把休息时间压缩至极致,保质保量地进行线上教学,其中就包括以院长助理/精准医学中心主任/医学检验专业负责人杜鸿教授为首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课程依托医学检验中心的苏州市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拥有强大的师资和优良的实验室。
由于精准医学中心承担了大量的核酸检测任务,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核酸检测结果上报防控指挥部,杜鸿教授把家搬到了实验室,作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开学第一课的授课老师,杜鸿教授从引发疫情的冠状病毒为切入点,将学生们领入了临床微生物学世界,微生物诊断技术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革,杜鸿教授勉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学好微生物学,为将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战胜微生物储备知识和技能。
张海方教授是医学检验系主任,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中承担病毒学部分的教学任务。疫情爆发后,作为博士生导师的张海方教授与医学检验中心所有员工一样,穿上防护服,奋战在核酸检测实验室。在线上课堂上,张海方教授为大家讲述了临床常见病毒,包括冠状病毒的结构、致病机制、临床意义等医学专业知识,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背景知识,更为理性、客观地认知病毒引起的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
王敏副教授在疫情爆发后,受卫健委委派,奔赴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驻点督导大规模核酸检测,时间长责任重。王敏副教授在线上实验课堂上,充分结合自身的抗疫经历,包括2021年的赴巴抗疫经验,强调了即使在实验室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学会运用科学的生物安全防护方法,完成抗疫任务,保护工作人员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在课堂上,王敏副教授带领同学们练习规范的七步洗手法,课堂氛围活跃,并且课后同学们也勤加练习,录制了自己熟练规范的七步洗手视频作为实验课程的实践作业。
谢小芳老师作为科主任助理,除了要处理繁重的科务事宜,还要进仓做核酸检测工作,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依然精心备课,力求在专业课程阶段为同学们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郑毅老师在外派苏州市核酸检测基地做核酸检测工作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维护着大学慕课网站上由本教学团队打造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慕课,作为同学们线上直播课程外的辅助学习方式。吕晶南老师多次执行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有时通宵工作后,顾不上休息,直奔直播课堂为同学们授课。临床经验丰富的周惠琴老师和刘婷婷老师是线下实验课的教学带教老师,由于微生物检验对操作要求较高,在无法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情况下,两位老师为同学们录制了操作示范视频,同学们认真学习视频后,对操作要领也能了然于心。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杜鸿、张海方、王敏、谢小芳、郑毅、周惠琴、刘婷婷、吕晶南、黄莉莉